没有耐心,说教、打骂、惩罚其实都没有什么太大作用的怎么办?

时间:2023-11-16 作者:admin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如果家里边有性子急,心浮气躁,没有耐心以及青春期很躁动的孩子的家长应该会知道,说教、打骂、惩罚其实都没有什么太大作用的,那到底要怎样做才能让孩子们有耐心一些,沉着一些呢?

zzl70.jpg

  首先呢,毛躁是孩子大脑发育的一个必经过程,不要指望孩子像个中老年人一样沉稳,而青春期的躁动是因为荷尔蒙的原因,所以首先就是要视为正常,我们的确是可以坚持一段时间,让孩子做一些事情,最能够改善以上的问题的。刚好呢,最近我有很深刻的体会,就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想说的就是做陶艺,为什么我不认为是现在很火的专注力训练班,天天是陶艺呢?我之前去艺术节游学有半天呢,是去一个陶艺大师的工作坊去参观以及学做陶艺,我发现,我们在各自做自己作品的时候,不管是什么年龄什么性格的孩子和大人,就连那几个比较躁动。专注力不那么好的孩子都瞬间安静下来,专注投入长达半天过程之中,我们没有看到一个不专注不耐烦的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呢?大家有可能会说,那是因为城市的孩子感到新鲜呗,平时没有泥巴玩,农村的孩子才不稀罕这个呢。那也许也有部分原因吧,那其实背后还是有很综合的原因的。大家有没有听过,大自然是有治愈能力的,陶泥是来自于大自然,人类从计划好了之后就开始依赖土地,所以一旦我们接触泥土,在手掌指缝中感受那种软滑的感觉,感官灵敏的孩子或者大人就会被触发最原始的开关,内心是很容易平静下来的,浮躁感都没有了,不相信的话,我们可以去试试看。

  另外呢,那一天,我们是可以随自己的心意来捏泥巴的,这意味着什么?自由?我明显的看见每一个孩子的眼睛里都是光,是专注,是喜爱,认真投入,真的很让人感动。如果这一份投入能够转移到学习中来。该多好呀,其实是可以的,但是关键就是让孩子在学习中也具备这样的条件,让他们能够内心平静,自由、放松。我们现在就想想看,我们的孩子在学习里面有没有这样的条件呢?下面我再来分享一下我和我儿子的亲身体会吧。

  我儿子是在四五岁的时候,我经常带他去一个专业制陶的工作坊去做陶艺,这些就是当时其中的一些作品,每一件作品从制作、上釉、烧制到拿到手要耗时一个多月,我们就这么坚持了至少有一年。后来孩子长大之后各种忙就不去了。

  我儿子目前的专注力是比较好的,那会不会和这一段经历有关呢?我就不好说了,因为难以取证嘛。但是最近开始我又带他去做陶艺了,一周一次,连续做了三周,还是比较难的拉胚,有过拉经验的就会知道这有多么锻炼人了,手脑心都要同时用到,才能够控制好那个稳定度和力度,尤其一开始要经历频频的失败。败,弄烂,重做,再失败,我和儿子两个人都体验过,做了一个多小时还做不好,有点垂头丧气想放弃的感觉,但是后来又鼓励自己要坚持下去,那这个过程其实真的很磨性子。还好泥土能够让人不那么容易心浮气躁。大家看一下,这些是我儿子最近做的速胚,看上去不怎么样,但是大家可以试试看,或许大人都未必能在三次就独立做出这个样子来。所以说陶艺既能够魔性子,也是能够获取成就感和自信心的。

  大家有没有发现,其实我们生活中很小的一些事情是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起到锻炼心性的作用的。

  有人说练书法、写字、画画、体育运动不也能磨性子吗?这确实也没错,但是前提是要遇到好老师,遇到知道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的老师才可以,如果遇不上这样的老师,很有可能会适得其反的,其实现在很多教育专家都提过,要多带青春期的孩子到大自然去徒步、爬山涉水。我想原理就是大自然的确能。能够让人内心平静的,我亲眼看到浮躁的孩子变耐心,我就相信孩子年龄还小,他们的感受力还没有被磨灭。感受力我们成年人是很少人具备了,以前是很少人提及,但是我相信在未来AI时代的到来,感受力会越来越重要。关注来家庭教育就是一场家长的修炼,我们下次再见,拜拜。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